聯邦信用卡中心

信用卡歷史

信用卡早在18世紀中葉

就有類似的概念。

但到了20世紀初期才出現實體卡片的形式。

20世紀初期

美國人摩理斯(Auther Morris)發明了信用卡

卡片則是以金屬製成。

雖然發行對象有限、受限使用場所

但由於標榜可以『先享受

後付款』

果然吸引大型企業開始推出信用卡

美國通用石油公司在1924年

即發行了『油品信用卡』

最初當成送給公司職員及特定客戶的貴賓卡

由於反應不錯

後來更擴及一般民眾

做為促銷油品的手段。

其他石油公司則在激烈的競爭下

亦陸續推出各式信用卡因應。

從此信用卡市場開始蓬勃發展

其他業種如電話、航空、鐵路公司等

亦紛紛推出信用卡招攬客戶。

但後來由於美國經濟大恐慌

許多發卡公司因呆帳問題及信用卡詐欺蒙受損失

使信用卡業務受阻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曾下令戰爭期間禁止使用信用卡。

現代信用卡的雛型

可說直到1951年大來卡(Diners Card)問世才形成。

大來卡公司先替持卡人墊款

並向商家索取手續費。

這種模式一直沿用至今。

而商店範圍亦逐漸從餐飲業

延伸至一般零售業及旅遊相關行業。

1959年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開始發卡

憑藉豐富的旅遊經驗

順利將業務範圍擴及美國以外的地區。

1950年代的信用卡的發展

除了建立了持卡人(Cardholder)消費

不需付現

發卡銀行(Issuer Bank)向特約商店(Merchant)收取手續費(Merchant Discount)的模式

更提供循環信用付款方式

持卡人付費頗具彈性

銀行增加利息收入。

爾後

持卡人逐漸習慣利用循環信用

銀行信用卡的發展開始蓬勃。

1976年花旗銀行首開信用卡收年費之先河

打破長久未向持卡人收取年費的慣例

當時確實引起了軒然大波

但也挽救了銀行入不敷出的窘境。

而後來當信用卡收年費幾成行業慣例後

A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az10140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