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卡特蓮娜

Boulanger畫家的生平?(15點)

我曾經在一個咖啡店裏看過一幅很可愛的畫作畫風很可愛線條很圓潤.色彩很豐富很像是米羅那樣很可愛的色調當時我有問老闆這畫是誰畫的他說他只知道是Boulanger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他的生平背景.跟他畫過哪些作品呢?
【莉莉(茱麗葉)‧布蘭潔】英文姓名:Boulanger

(Juliette)Lili生卒年月日:1893/08/21--1918/03/15國籍:法國樂派:現代樂派 【生平簡介】雖然與當代作曲家的名氣相比沒有那麼大

莉莉.布蘭潔在以男性作曲家為主導的二十世紀初法國音樂版圖中掙得了女性的一片天

有她開創性的成就。

出生於1893年的布蘭潔

在一個音樂世家長大

莉莉的父親恩耐斯特.布蘭潔(Ernest Boulanger)不但是聲樂老師

也是一名作曲家

他在1835年時曾獲得羅馬大獎;她的姐姐娜迪亞.布蘭潔(Nadia Boulanger)是一位赫赫有名的音樂家

16歲即開始職業作曲家的生涯

她在1908年以清唱劇《水妖》獲得羅馬大獎的第二獎。

莉莉在1906年創作了生平第一首作品《死亡之信》

這首作品很可能是為哀悼她早逝的父親所寫;由於身體狀況一直不佳

她一直到了1910年才開始她生平第一次的正式音樂教育。

不過其實她自1905年起就已經斷斷續續地創作了一些宗教上的合唱和管弦樂作品

還有五首鋼琴練習曲。

布蘭潔在1912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

在那裡她向Paul Vidal學習作曲。

不久後在1913年就以她的清唱劇《浮士德與海蓮娜》贏得了羅馬大獎

這是當時許多作曲家大賽中最重要的指標。

這個大獎讓她獲得五年的國家獎學金

和兩年在羅馬的麥迪其別墅遊學作曲的機會。

然而不幸的

她因為身為女性作曲家而遭受多方面的敵意

尤其是羅馬的法國學院長Albert Besnard直接點出這是一個破壞原則的現象。

不過後來真正讓她中斷作曲事業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

她與姐姐決定獻身於公益事業

成立了「法美國家音樂院協會」

這個機構目的在於幫助那些被徵召入伍的音樂院學生。

一直到了戰爭快結束之際

她才又動筆寫作

不過當時她的身體狀況一直不見好轉

不久後即逝世

享年24歲

此時正是她的作曲生涯開始被肯定的時候。

綜觀布蘭潔的作品

主要表現出法國晚期浪漫派的音樂風格

如佛瑞這一派的傳承;而且受到德布西的些微影響。

她的音樂語言帶有相當精緻的色彩

與嬌貴的姿態

雖然長期的病痛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紛亂困擾著她

不過她還是儘力寫出不少作品

其中尤為著名的是聖歌集、交響詩

許多歌曲集與合唱作品集。

   娜蒂亞.布朗潔(Nadia Boulanger)。

在知名優秀女性音樂家有如鳳毛麟角的時代裡

她的成就與影響力

更是值得我們認識

雖然多數人對於布朗潔女士的名字覺得陌生她的創作不多

她的演奏與指揮也無緣聽到; 但是

她是第一位能夠帶領國際知名樂團演出的女性指揮

更重要的是她在音樂教育上的貢獻

特別是優秀二十世紀音樂家的養成背景中

經常有著她的一雙推手

這是令人難以超越的成就。

音樂姊妹花 布朗潔家族是巴黎的音樂世家

早在18世紀的時代娜蒂亞‧布朗潔的祖父、祖母

已是著名聲樂家

父親則是巴黎音樂院的小提琴與作曲教授

娜蒂亞與妹妹莉莉(Lili Boulanger)可以說是生來就要走上音樂之路。

娜蒂亞出生於1887年9月16日

當時父親已是72歲的高齡

母親是來自俄羅斯的貴族

在良好的家教與音樂環境下

娜蒂亞5歲即顯露不凡的音樂天份

對於音準超級敏感

任何的聲音

她都可以在鋼琴上找到正確的位置

10歲時獲准進入巴黎音樂院學習。

小娜蒂亞5歲的妹妹莉莉

同樣有著不凡的音樂天賦

當父親在1900年逝世時

13歲的娜蒂亞開始肩負著指導妹妹的重任。

優異表現 在和聲課老師維達(Vidal)、作曲課老師佛瑞(Faure) 與維多(Widor)的眼中

娜蒂亞的表現像顆閃亮的明星:17歲時在巴黎音樂院的各項比賽

從和聲、對位、賦格、鋼琴到管風琴

娜蒂亞全數獲得第一名。

19歲那年

得到了法國最重要的作曲比賽—羅馬大獎(Prix de Rome)的第二名

21歲開始擔任巴黎音樂院的和聲老師

這位花樣年華的女孩是巴黎樂壇中的奇女子之一。

而另一名大家的焦點也就是莉莉

莉莉在佛瑞與娜蒂亞的指導下

從小不斷嚐試寫曲

作曲數量多範圍又廣泛

在1913年莉莉二十歲時

以一齣清唱劇《浮士德與海蓮娜》(Faust et Helene)成為第一位獲得羅馬大獎首獎的女性。

停筆 莉莉的作品總能登上報紙頭條被討論

而娜蒂亞也一直認為妹妹比她更具備音樂創作的才能。

具備完美主義天性的處女座特質的姊姊

不斷的要求妹妹學習與成長;然而

莉莉有著家族遺傳性的疾病

十多歲起

身體就不好

在莉莉的創作中

或多或少也因此流露著一些灰色與沉重的特質

莉莉最後因肺結核病變

24歲不幸英年早逝。

對於娜蒂亞

妹妹的逝世是個沉重的打擊

好不容易從哀痛中復原的她

從此再也不提筆創作

而轉而以指揮及教學為主

並且努力推廣莉莉的創作。

楓丹白露的美國音樂院 巴黎近郊的楓丹白露(Fontainebleau)

座落著法王路易十五的宮殿。

從1921年起

在宮殿的一部份設立了美國音樂院

這是由曾經協助美國音樂教育的一群法國指揮與作曲家們

基於提昇年輕音樂學子們程度而成立的音樂院

在美方與法方有關單位的支持下

期待能有更多的文化交流。

在此指導過的名師包含拉威爾、維多(Vidor)、德特呂(Dutilleux)、史特拉汶斯基、魯賓斯坦、李希特等人

布朗潔亦從1921年成為美國音樂院的老師

在這裡指導過非常多的學生

個個成為優秀的音樂家。

最有名的例子即為美國20世紀中最重要的音樂家之一的柯普蘭(Copland)

柯普蘭曾表示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音樂體驗」

在這裡建立開闊的音樂格局。

後來

布朗潔在1950年時

成為這間音樂院的總監

持續培養優秀的青年音樂家。

獨特的教學 對於這樣一位教出眾多20世紀代表性音樂家的老師

究竟是運用了什麼樣的教法?這可能是最被好奇的

歸納出幾個重點

例如:布朗潔非常重視對位

無論在演奏或是作曲上

一個一個和絃與音符如何連接

這是她必定要求學生要清楚的

她自己對於巴哈的鍵盤作品上的和聲對位

更是瞭若指掌

布朗潔在七歲時就已經能背出巴哈48首前奏與賦格曲。

樂曲分析亦為布朗潔所看重的

包含任何一個時期的作品

尤其是當代的創作

布朗潔更是鼓勵學生要多研究如史特拉汶斯基、佛瑞等人的音樂。

布朗潔對於細節從來不輕易放過

而且會要求學生下苦工

她曾經要學生一天只記「一小節」巴哈創意曲

能清楚裡面每一個音巴哈是如何處理的

看似簡單

一天一小節

但是再累積數百數千小節後

是否還能記得清清楚楚?這是布朗潔的要求

而她自己的確作得到。

自然

布朗潔在打開學生格局這部分更是不在話下

讓學生多方涉略不同性質樂派的音樂

加上布朗潔是十分敏感的老師

更是重視因材施教

針對每一個學生的特質來教學

例如阿根廷的探戈之父皮亞佐拉去巴黎學音樂時

曾去找她

布朗潔鼓勵皮亞佐拉不應該忽略自己故鄉的聲音

那才真正是他創作的泉源。

除了音樂外

布朗潔也重視學生的人格發展

她認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跡可尋的

在一些行為舉止上就可以了解學生各方面的狀況

作為老師

同樣要引導學生在為人處世上有良好的方向。

學生與她上課時

很難預測她的指導內容

永遠會有新東西的出現

但是有一部份是確定的

就是如果沒有準備好功課

或是練習的不紮實

在布朗潔夫人的眼前絕對無法隱藏

除了被指正

說不定連動機都可以被說破!

追求完美的處女座 對於事事追求完美的處女座而言

挑剔是過程

只有不斷的要求

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結果。

為了求好

當然會心思細密、注意細節、敏感、投入

並且思維清晰具有組織能力

善於推理。

在生活上

規律與穩定性對於處女座是重要的;結交朋友

他們不以貌取人

而是重視內涵與才能。

從前面種種特質表現

老師是處女座十分合適的職業

布朗潔亦為處女座老師的一個良好典範

協助學生達到完美要求。

布朗潔指導過的有名學生

除了柯普蘭、皮亞佐拉

還有富蘭索瓦(Jean Francaix)、葛拉斯(Philip Glass)、卡特(Elliot Carter)、皮斯頓(Walter Pistopn)、湯瑪森(Virgil Thomson)、馬凱維契(Igor Markevich)、巴倫波音等等

多到無法勝舉

再次證明布朗潔的深遠影響力

她的觀察、思維、特質、分析

透過教學

對於二十世紀的樂壇發展有多麼重要。

而這股力量是會傳承的

由於布朗潔的優秀示範

她培養出的學生

往往也都是非常好的老師

繼續影響之後的學生

例如柯普蘭

在壇格塢的貝克夏音樂中心(Berkshire Music Center)擔任25年的主席與老師

壇格塢的音樂活動至今都是美國樂壇的重心之一;布萊克伍德(Blackwood)在結束與布朗潔的三年學習後

任教於芝加哥大學長達41年

影響的學生不記其數;或是指揮馬凱維契

他建立的指揮學派

對後來的指揮學生幫助無限。

這些例子證明了一個好的教育學者

所能發揮的力量真的遠超乎想像

特別是對於未來方向的指引。

女性指揮第一人 指導過眾多的美國學生

布朗潔第一次踏上美國土地是在1921年

第一次演出則是1925年

在卡內基廳以管風琴首演學生柯普蘭為她創作的《風琴與管弦樂團的交響曲》。

在二次大戰期間(1940-46)

布朗潔定居於美國

指導許多學校與學生

包含茱莉亞音樂院、耶魯大學、衛斯理學院等校。

除了教師的身份外

布朗潔另一個頭銜是指揮

她是第一位在倫敦指揮管絃樂團的女性(1937年於皇家愛樂協會)

同樣的

她也是第一位帶領美國樂團的女性指揮

例如波士頓交響樂團(1938)、紐約愛樂(1939)、費城管絃樂團等

另外

史特拉汶斯基受她委託所寫的《頓巴敦橡園協奏曲》(Dumbarton Oaks Concerto)

也由布朗潔在1938年指揮首演於華盛頓首府。

布朗潔在美國的最後一次指揮

為1962年

帶領紐約愛樂演出佛瑞的安魂曲與妹妹莉莉的作品

這場音樂會開始前

布朗潔感傷的表示音樂會獻給前一晚逝世的著名指揮華爾特(Bruno Walter)。

這種種的指揮經歷

再次告訴世人這位女子在音樂上的不凡成就。

布朗潔在指揮上的貢獻

包括她在兩次大戰期間

努力推廣蒙台威爾第(Monteverdi)牧歌的演出及錄音;對於法國在文藝復興與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發掘與研究

布朗潔可以說是這個世紀前半葉的最大功臣。

字字珠璣 布朗潔在音樂上一直有不凡的見解與她高貴氣質的表達方式

從她的話語中

人們就可以更深刻的感受音樂

例如

她認為人們受到的教育包含許多色彩、文字的視覺教育

但是在聽覺教育上卻很少注意

所以多數人的耳朵是不曾被訓練的

包含許多音樂家在「聽」的部分都很弱

這樣的觀點

多少反映出訓練耳力與專注腦袋的關聯性

是成為一位優秀音樂家的必備條件。

或是對於「視奏」的觀點

布朗潔表示這就像「人生」

最重要的是學習從開始持續到結束

永不停止

如同人生般

即使有錯也是會繼續下去

這樣簡單易懂的譬喻方式

卻有一語道破與令人印象深刻的功力。

種種布朗潔的音樂人生說法

深刻的刻畫在學生們的腦海中

都成為學生記憶她的方式

以及她從1905年開始

持續數十年在每週三下午舉行的分析大師班

有趣、深入及集思廣益的課程內容

亦是學生學習最多且最懷念的時光。

布朗潔在她93年的生命歲月裡

為了二十世紀的音樂人、音樂發展奠定了富有影響力的基礎

雖然她自己沒有留下很多的創作與錄音

但是

她協助別人達成的成就

就是她最大的成功

這正是少有人能達成的偉業。

布朗潔女士於1979年10月22日逝世於巴黎。

參考資料 http://www.ntso.gov.tw/publish/period/pbs051/pbs051_classical.htm http://db.books.com.tw/exec/composer/clab108 http://202.43.196.230/language/translatedPage?tt=ur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az10140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